您的位置:首页游戏问答 → 一点微光-未完待续的青春故事--泡沫冬景

如其名,一语双关:泡沫经济前的冬天(发生的故事);泡沫经济前的东京(发生的故事)。

一句话剧情:日本经济萧条前,一中一日小年轻在东京的成长故事。

当然细节上有更详细的波折,但是对视觉小说来讲,被剧透≈玩儿过。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,游戏的宣传曾提到“并非恋爱的邂逅”,其实用更加日本风的说法的话,更像少年少女的成长记录。这不是一个恋爱故事,虽然有心动瞬间,却没有酸酸甜甜的恋爱场面,只有少年老成的扶持。

总评

适合开自动看&听的单人时光,每天一小时欣赏真实80年代故事。

游戏时长:12小时+(本体31章,DLC2章)

结论:48块看场超长电影不太值,手机18块很可以。推荐史低入手。

一点微光-未完待续的青春故事--泡沫冬景

片冈风浓重的剧情

剧情非常细腻,片冈式日常细节丰富。

从当时年代流行偶像到偷渡客通识手册,再到沟通用年代词汇,能够将玩家很好地带入到当时的年代。而且大量年代感场景、词汇的使用也勾起一定的好奇心,使流程的漫长感缩短一些,一种“诶,那个年代的人生活是这样的?”的感觉。估计一些词00后玩家问父母,父母都不知道吧,算是非常有意思的彩蛋了。

同时非常遗憾的一点,游戏的剧本存在强行扩充的意思。

可能也是片冈习惯于短篇的风格导致的,尽管情节整体看比较紧凑,路人玩家还是会觉得流程过于漫长,甚至有大量不必要的日常细节和心理活动。严格来说,如果对剧本进行简化,会发现故事大纲可能只有几千字……非常磨叽。个人猜测,可能最初编剧没准备写这么长,然而越写越多,为了故事能讲完必须得往下写就写了这么多的感觉……

对话为主,人物推剧情,结局开放。

剧情纯文字描述部分不多,甚至前半部分绝大多数都是男女主驴唇不对马嘴。人物设置比较鲜明,男女主加个女主妹妹,配角出场不是推动就是回忆,只能老老实实看故事。虽然故事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,但是就编剧写这个本子的意思来看,故事已经差不多了。男主找到了自己,女主坚持了本心,前情提要的难关也过了,两个人也有生活了。个人感觉,虽然也想看两个人的生老病死,不过故事写到这里结束也不是不能接受,这个结局有没有个人角度不是很在意了。

游戏机制

机制本身难说好坏。

作为AVG的分支类型,视觉小说里也很少见这种单结局单剧情线的类型。虽然没有选项打断,对欣赏故事而言还是很舒服的一件事,但是同时也没有了人生选择一样的过程……从上帝视角看有时候能猜到剧情发展,偶尔是会无趣的。

无场景图。存档意义何在?

没有CG,没有场景记录,没有节点记录,实际上个人不太清楚为什么有存档的设计……分明没有需求。

场景图过得很快,多数时候来不及截图就过去了,非常可惜。且没有CG图提供,有种无奈感,申请赶紧出DLC让我花钱买图吧,场景真的好看的。

其他部分综述

BGM比较合适,没有突然出现或突然消。场景、背景音、每个角色的语音都可以进行音量上的单独设置。

文字速度、翻页速度分了10个档,非常细致。而且单独对翻页时是否语音切换也进行了单独设置,这一项非常贴心,好评。

作画非常细腻,很多东京传统风格场景,作画中藏有不少细节。但存在部分场景图反复使用,没有与剧本符合,不过问题不大。

双语配音还是很惊喜的,5个角色的配音也都比较到位。尤其男女主的情绪表达声优们都非常出色,交流过程中一些小情绪,很好地表达了剧本情感。日文听不太懂,但是中文部分的配音方言都还不错,地方词说得也都很好,这是要突出表扬的。

人物背景解读,以下涉及纳米级剧透,请谨慎阅读

人物塑造得非常真实。通常人物都要放在剧情里边描述,但是这个游戏得单独拿出来讲讲,主要是因为很多玩家可能对这个时代背景没什么概念,甚至会有人问 为什么叫“泡沫冬景”却看不到“泡沫” 。(90后可以直接问父母,跟男女主一个年代的)

故事发生的时间段为1987-1988年 

Q1:为什么双方不用英语交流?

A1:男主不一定会,女主一定不会。

男主说自己高考落榜,中国1983年英语正式列入高考成绩且加权,且1999年才高考扩招,也就是说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,相当于现在普通高考上985的几率。而英语并没有强制要求多久且加权计分,所以男主能够蹦单词估计已经不容易了。

而女主则是时代的问题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,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,日本教育审议会在1977年进行多次教育宽松向兴趣向的改革,减少强制教育过程中英语课程时间,同时在高中阶段不作为强制课程。直到1993年日本提出需要融入世界环境才开始再次推广英语教育……所以女主这边还真不是她自己的错。

Q2:为什么女主找工作会被问到会不会电脑?男主会么?

A2:男主一定不会,女主不一定会。

中国的第一台巨型计算机是1983年制造的,而基本普及是1996年,普遍熟知的windowsXP系统则是2001年才发布……所以男主一个高中毕业生不可能接触计算机的。

而女主这边情况不太一样,大概查了一下资料,日本从1960年前后开始陆续国产办公计算机,1978年开发了个人计算机(日立),1981年开始转向商业化。所以按这个时间推算,女主如果不是家庭特殊,如果不是生在乡村,确实可能是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。

Q3:为什么男主不想留在国内?

A3:穷,赚钱难。

日本的经济形势Q4里说嗯,讲讲国内。1987年是个什么概念呢,处处追捧万元户,邓小平带领全中国埋头努力赚家底儿的年代。1978年改革开放,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90年代经济飞速增长,而我们熟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是1993年才写入宪法。什么概念呢,就是男主年轻力壮的时候,各行各业都在吃苦受累准备发展,距离“做什么都赚钱”的90年代还有好几年。何况男主还生在个小城,正八经改革开放的春风能吹到他家还真不知道得是个什么时候。

Q4:为什么故事里只有东京的繁华,没有泡沫的“冬景”?

A4:因为繁华过后就是突如其来的“冬景”。

故事的时间点非常巧,正是表面上经济最繁荣而实际上经济走钢丝的开始。男主刚到东京被介绍工作那位教育的时候曾经提到过,看起来都身在福中不知福。这句吐槽其实非常真实,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花明天的钱,很容易就能赚到钱(风俗、土地、投机)。这也是“冬景”的本质,马上就是日本的寒冬了……

从1985年日元疯狂升值开始起,日本的经济已经开始走钢丝了。

1986年年底,土地经济投机达到顶峰,开始走下坡路,日元短暂贬值,投机土地已经达到泡沫巅峰,必须持续投入资金维持,否则就开始跌落。这里给出一个概念,有人说90那年代日本东京都的地价总值差不多相当于整个美国,泡沫就是这么严重。

1987年10月,即美国著名黑色星期一,对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,导致政府开始信心动摇。这时候才是故事的开始,男女主的相遇和成长相当于度过了“冬景”之前最后的安稳时期。

1990年日本政府颁布《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》对土地金融进行急刹车,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崩塌。1991年初泡沫正式破裂,开始对日本各行各业造成重度影响,日本经济的盛景彻底结束。

所以实际上,故事发生的1987-1989是泡沫经济开始的前兆时期,从主角二人的视角来看还都是繁花似锦的,钱很好赚,人也都放纵着的,这是经济寒冬前最后的景象。

最新文章

    关于我们|免责申明|商务合作|友情链接|网站地图

    @2019- QHmanhua.com 清欢网 All Rights Reserved